标题:8个身影留印历史在中日之间相隔的那片海域 出处:大漠荒颜 时间:Wed, 15 Aug 2012 19:53:20 +0000 作者:北纬36度 地址:http://www.736202.com/read.php/837.htm 内容: 8个身影留印历史在中日之间相隔的那片海域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南报道 在中日之间相隔的那片海域,写满了太多的友谊和仇恨,以至于友谊也可以在某一刻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变成仇恨,一如同在英国加特林尼茨海军官校留学,归国之后却各为其主,最后在海上互相厮杀的那些中日近代海军将领们。历史终究是由人物写就的,他们或许能够代表这段中日海权纷争的岁月。 忽必烈(1215-1294)   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,忽必烈继承了蒙古人的一切性格,他一生都在做着征服的梦,没有止境。   他是游牧民族的子孙,但是他却敢于来到从未到过的海边,发起征服海域的战争。忽必烈对于元帝国的扩张梦促使他派出使节到日本要求臣服和进贡,在被拒绝之后,他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发动对日本的战争。元朝第二次征日本,船被风暴摧毁,日本人感谢风暴,称为神风,这就是二战时日本自杀飞机命名为“神风”的原因。此事过去700多年了,但日本人专门成立了一个“元寇史料馆”,让日本人永远牢记。 丰臣秀吉(1536-1598)   丰臣秀吉没有忽必烈那样高贵的出身,但是出身贫民的他对于征服却有着同样强烈的欲望。   1578年,丰臣秀吉在攻打播磨国兵库县的时候就表明了他的志向:“图朝鲜,窥视中华,此乃臣之宿志。”1590年,丰臣写信给朝鲜国王,“吾欲假道贵国,超越山海,直入于明,使其四百州皆如我俗”。可以说丰臣秀吉是日本“大陆政策”的鼻祖。   丰臣秀吉于1592年侵略朝鲜,在战争进展顺利的时候,他就开始筹划迁都于北京,自己“居守宁波府”,以便“尊圣意,占领天竺印度”。首次出兵朝鲜失败后,又于1597年再度兴兵征朝,但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,他病死了,他一手组建的海军也在随后的露梁海战中被中朝联合舰队围歼。 戚继光(1528-1588)   戚继光享有“明朝名将”、“民族英雄”、“军事家”等美称。   1553年,面对我国沿海备受倭寇侵袭的局势,他实授都指挥佥事,领山东登州、文登、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,操练水军,整军备,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。他赋诗言志: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。”   1556年,他在龙山(今属宁波)、缙云、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,迫倭寇遁逃入海。1561年,倭寇万余、船数百艘蜂拥浙东象山、宁海、桃渚诸地,戚继光确立“大创尽歼”的灭倭战策,集中水陆军先至宁海,而后依次剿除,九战皆捷,擒斩倭寇1400余,焚死、溺死倭寇4000余,史称“台州大捷”,浙江倭患基本解除。此后,他又在福建取得了对倭寇战争的一系列胜利,从而让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。 魏源(1794-1857)   魏源并没有参加中日海权争夺的战争,但他作为“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”仍然在这段历史里占有重要的地位。正是由于他在思想上的研究成果,使许多人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,从而催生了近代中国的海军。   魏源编撰出一百卷的巨著《海国图志》。面对强敌自海上入侵的严酷现实,在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指导思想下,魏源大胆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,开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之先河。魏源指出,抵御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“严修武备”,尤其要严修海上武备,因为入侵之敌主要来自海上。他从直观的认识出发,指出:“夷之长技,一战舰,二火炮,三养兵练兵之法”,主张必须老老实实向拥有“坚船利炮”先进武器装备的西方国家学习。 林子平(1738-1793)   日本的海军建军思想起源于幕末的“开放海防论”,而这一理论的先驱就是林子平。他堪称“日本的魏源”。   1785年,林子平写了《三国通览图说》,其目的“在于明确日本之三邻国朝鲜,琉球,虾夷地之地图”,“使日本英雄率兵进入此三国时,能暗记此图以应变”。   1786年,他又写下《海国兵谈》一书,论述作为岛国的日本应该如何向大海进军,希望日本能出现沙俄一样君主,以武为先,“一统五州”。 他认识到幕府奉行的“锁国海防”存在致命的弱点,倡导“开锁国,放海禁,发展海防”。 李鸿章(1823-1901)   早在1874年的“海防大讨论”中,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就呈交了洋洋万言的《筹议海防折》,急切陈述了海军海防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,要求大举兴办近代化的海军海防。   此后,他出任会办海军大臣,组建了亚洲第一的“北洋舰队”。但是,随着这支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的覆灭,李鸿章也一时成为了千古罪人。1895年,当李鸿章在日本签署《马关条约》的时候,他也就注定成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出现在历史的长卷中,而关于他对中日海权之争的功过也一直是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。 明治天皇(1852-1912)   很多人都认为,“明治维新”是日本走向富强的转折点。明治天皇深知,海军对于日本这样的岛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   明治大力培养海军人才,开办了炮兵学校、水雷学校、通信学校、航海学校和工程学校。他采取了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的战略,一方面送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,一方面聘请外国人来日本指导海军的发展。截至1876年,日本请来外国教官和技术人员共计469名。明治政府还不惜花费巨额经费,对学校毕业生实行远洋航海实习制度,完成了日本舰队的三大远航。 陈毓祥(1951-1996)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中日两国海权斗争的一个焦点就是钓鱼岛问题。   1996年9月26日,香港保钓人士搭乘的“保钓号”到达钓鱼岛,香港保钓领袖陈毓祥率领五位突击队员穿上救生衣,跃身入海游向钓鱼台,以此来宣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,并抗议日本阻止中国保钓船靠近钓鱼岛。最后,他因脚部被绳索缠绕,溺水身亡。   这位时年45岁的“世界保钓联盟”领袖是香港大学学士,也是20世纪70年代保钓运动的活跃分子。   1996年9月29日,5万人聚集在香港维多利亚广场,沉痛悼念这位在保钓运动中牺牲的第一个中国人。( Generated by Bo-blog 2.1.1 Release